《女尊世界的刘皇叔》65.郑马恩怨

    刘备很明白马日磾在恐惧什么,也明白郑玄在做什么。
    正如信仰“有理数”的希腊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因为徒弟发现“无理数”,而残忍地将徒弟公开杀害。
    德国哲学之王,康德,发表生前最后一篇公开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把自己的得意门生,启迪过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大哲学家,费希特,批评得一钱不值。
    学术界内,师害徒,徒害师,互断道统的故事,自古以来就从未断绝。
    先不说,一千八百年后,某些突然在厕所里失踪的老院士,或者某些突然曝尸荒野的小研究生,再或者某些暴揍自己院士恩师的科技公司董事长,亦或者是把得意门生告上法庭的某些老教授。
    哪怕是统治东汉儒门的马融,可能也会因为畏惧郑玄时代的到来,而使用一些令人难以启齿的小手段。
    关于马融与郑玄的私人恩怨,历史没有记载,唯独可以知道的是。
    《后汉书·郑玄传》里记载:“以山东无足问者,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正史之中,已然成为关东第一学士的郑玄,是因为得到了卢植的推荐才成为儒门之首,马融的弟子。
    一些资料认为,郑玄在马融门下的三年,可能是在卢植的教育下度过的。
    马融暗杀郑玄的说法,以及师徒二人相互算计的故事,来自于二百年后的野史小说《世说新语》
    其中关于马融嫉贤妒能,郑玄自学成才,马融能掐会算,郑玄能卜生死的描写,师徒以“转式”与“浑天术”生死斗法,已经把这两位大儒,描绘成逆天改命的“仙人”。
    但无可置疑的一件事是,
    郑学与马学的斗争是三国时代,儒门斗争的主旋律。
    魏国大司空的王基,蜀国大将军的姜维,吴国太常的徐整,作为坚定的郑学信仰者,一直抨击反对郑学的马学信徒,并且,最终是郑玄的学说获得了全方位的胜利,彻底毁灭了马学。
    而继承了马融学说的司徒王朗,也就是《三国演义》被丞相骂死的那位王司徒,王朗的女儿王肃,靠着王肃的儿子王元姬的关系,成为晋朝的官学,却也随着东晋王朝灭亡,也全部烟消云散,马融的学说彻底沉入历史的大海。
    即便是到了四百年后。
    曲阜孔融的亲戚,秦王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居住在安平郡的孔秋后代的孔颖达;
    博陵崔州平的后人,贞观二十二年的宰相,博陵崔氏出身的崔仁师。
    她们依旧是郑玄学说的信徒,捍卫郑玄的威严。
    孔颖达作为孔氏后人,喊出“礼是郑学”,认同郑玄的至高地位。
    宰相崔仁师更是依靠自己的“超级记忆”,于太学辩论中,直接把诋毁郑学一干儒生,辩驳得哑口无言。
    直到程朱理学出现之前,郑玄的郑学牢牢占据儒门的统治地位,长达八百年。
    甚至一千四百年后,清代儒学开山之祖的顾炎武,也在复兴郑学的同时,对于马融与王朗之学,嗤之以鼻。
    那么,马日磾恐惧郑玄的原因也就很简单了。
    郑玄的存在,等同于毁灭马融留下的一切。
    这所谓的一切,也包括扶风马氏从绝嗣的扶风班氏,班固、班昭一脉继承的儒门影响力。
    在周程张朱陆王,这七人诞生之前,儒门八百年内,只有一位主宰。
    那个主宰便是郑玄。
    这不亚于要了扶风马氏的半条命。
    马融也好,马日磾也好,为了马氏的道统,怎么能够允许郑玄的存在?
    以往马融所在之处,必无郑玄。
    师徒老死不相往来,并非少见。
    而此刻,马融已死。
    再也无人能制得住郑玄。
    能够阻止郑玄,捍卫马学地位的人,只有三人。
    一个是她马学的正统继承人,扶风马日磾。
    一个是汝南袁氏的大司空,汝南袁隗。
    另一个便是信仰马学的杨赐门人,东海王朗。
    至于为什么不是马融的大弟子,涿郡卢植。
    因为,马日磾知道,郑玄更准确地说,其实是卢植的门人。
    正因为卢植推荐的郑玄,马融也一并恨上卢植。
    马融死前,更是拒绝推荐卢植位列三公,断了卢植的仕途。
    不然,一直与马融、马日磾交厚的卢植,为何会在马氏一门生死攸关的当下,消失不见?
    就在马日磾抬头,寻找袁隗、王朗二人的身影时,
    王朗在哪里?
    她正在大儒胡广的丧礼中吊唁。
    哭得是昏天黑地,眼角皲裂。
    王朗一头撞在胡广的棺材上,磕得那叫一个鼻青脸肿。
    口中大喊:“胡太傅,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学生还有一肚子的问题,没问您呢?”
    看到王朗的鼻子出血,眼角淤青,额头鼓包,
    就连怀抱焦尾琴,演奏悲乐的蔡邕也止住泪水,寻思,你不是杨赐杨太尉的弟子吗,怎么比我哭得还惨?
    一时分不清,到底我是胡老师的大弟子,还是你王朗才是胡老师的大弟子。
    一名东海王氏的部曲随从,翻身下马,径直走进灵堂,找到了正在嗷嗷大哭的王朗,在其耳边低语。
    听到郑玄去了马融的宅邸。
    王朗更加坚定信念,要在胡广的葬礼上哭得凄惨,甚至咳嗽吐血到说不出话的地步。
    “苍天啊!胡老师,您怎么就去了,您快回来啊!”
    心中却在窃喜,让马日磾彻底毁灭吧。
    她毁灭了。
    我王朗就是马学的继承人。
    看到王朗虚伪的假哭,正与太尉刘宽寒暄的卢植,此刻捂住了耳朵。
    心想:这人怎么这么烦?
    又寻思,想必郑玄一定能让小师妹知道,我们是没有敌意的吧?
    就在卢植出席胡广丧礼的时候。
    袁隗也在马融的丧礼上,寻找一个的身影。
    那便是卢植。
    四处打量发现卢植并不在这里,
    已经把扶风马融的价值利用殆尽的汝南袁隗,转身离开了这座未来必定“门可罗雀”的庄园。
    与她一同离开的,还有袁基、袁绍、袁术三姐妹。
    马日磾未战先惧,而自己一人绝非郑玄对手。
    注定了,这是一场绝对不可能赢的道统之战。
    尽管郑玄一言未发,但全天下都知道郑玄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外号。
    ——辩经之神。
    普天之下只有两人,能够镇住郑玄。
    一个是素来对郑玄有大恩的卢植。
    一个是与马融齐名的隐世大儒何休。
    卢植不在。
    何休作为前辈大儒,正在太学等待郑玄挑战。
    没人会拯救扶风马氏。
    至于王朗?
    在袁隗的心里,那种务实的投机者,又怎么会打必输之战?
    然而下一秒。
    袁隗难以置信地看向眼前。
    “你为什么在这里?”
    那人笑着问袁隗:
    “我为什么不能在这?”
    袁隗握住那人的手,低着头走下台阶,带着袁基、袁绍、袁术走向汝南袁氏的车马。
    那人甩开了袁隗的胳膊,迎难而上,走进暗流涌动的灵堂。
    最终,袁基与袁隗对视了一眼,独自选择回头,追随那人而上。
    “扶风马伦,为祭拜亡母而来。”
    在这句话,响彻云霄的同时,袁隗已经带着袁绍、袁术灰溜溜地离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