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世界的刘皇叔》60.洛阳、秋白、刘大

    在曹操强调薄葬之前,
    汉代由于深厚的血缘宗族观念,加之《礼记》中有人死为鬼,庇佑子孙的说法,因此后人多强调厚葬。
    赙是参加葬礼的宾客赠送给死者以及死者家属的礼物,像马融这种级别的大儒,又是司空袁隗的泰山,绸缎百匹,铜钱十万都是少的,
    太尉刘宽只送一块白玉已经是薄礼了。
    刘备为太尉刘宽换了一件白色的袍服,自己也换了一件白色的礼服,这才准备出门。
    这并非丧服,而是正常的宗室礼服,代表刘备和刘宽要出席庄重的祭祀活动。
    马融死了,刘备感到惋惜。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前往拜会这位“祖师婆婆”。
    对于这位大儒,刘备了解的不多。
    只知道,她是三班其二,班固、班昭的弟子,《列男传》中,才女马伦的母亲。
    儒宗卢植和儒魁郑玄的老师,
    汝南袁氏的当家,太傅袁隗的泰山大人。
    西凉军阀,马腾与马超的亲戚。
    只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可以看出,
    就算马融做人再怎么糟糕,也一定是一个事业非常成功的人。
    马融的儒学思想,刘备一窍不通,只能知道一些皮毛。
    在曹丕的著作《论方术》中,曹丕曾称赞马融《上林赋》抨击了迷信与方术。
    曹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在她看来,左慈之流的道教方士,推崇灵芝草药这些没用的东西,不过就是把没人吃的木头,千倍万倍地卖出罢了。
    一群欺骗百姓、哄抬物价的药品商贩。根本没什么真本事。
    所以曹丕才把马融的观点,放在《论方术》的最后一段。
    马融是无神论者,郑玄、卢植当然也都是无神论者。也都反对老祖宗班固大儒推崇的谶纬巫术。
    正因如此,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反对谶纬邪术的同时,把马融、卢植、郑玄三人,作为二十二大儒,搬入文庙。
    如此,刘备对马融的印象,也就十分清晰了。
    一个坚持无神论的儒生头领。
    一个没来得及问候请安,就突然的老奶奶。
    她死以后,儒门也没落了。
    魏晋南北朝是迷信与宗教蓬勃发展的时代。
    葛洪这样的玄门高道,大都诞生在这个时代。
    道门的时代来了!
    “阿弥陀佛!”
    一声念佛,从巷中传来。
    刘备转头看去。
    住在隔壁宅邸的颍川孟福,正双手合十,送一位绿眼睛,大胸高个儿的女菩萨出门。
    女菩萨和颍川孟福,见刘备身穿白服,对视一眼,一起朝刘备行了一礼,刘备还了一礼,这才相互告退。
    是了。
    道门最大的敌人也随之诞生。
    佛门!
    竺佛朔的《道行般若经》带来了“阿弥陀佛”的信仰。
    这也是佛门扎根的时代。
    ……
    ……
    雨停了。
    雨水从房檐落下,流入沟渠,汇入洛水,流向兖州东郡,青州平原郡,从利津流入大海。
    刘备作为刘宽的管家,送走了主母刘宽,关好了方宅的门户,这才带着赵云和张郃离开了这条街道。
    太尉刘宽的宅邸临近帝姬居住的北宫,是整个洛阳地价最高的地段之一。
    洛阳没有内城外城之分,只有一座凰城,帝姬住在城墙里面。
    所有的老百姓,包括太尉刘宽这样的达官贵人,也都住在凰城外面。
    洛阳最外围的土地已被兼并。
    也就是马融、崔烈、袁隗这些外地士族豪强花钱购买的庄园。
    那里空气清新,环境开阔,依山傍水,牛羊成群,仆从数百。
    相比之下,郭区这些百姓的环境就住的很差。这里人口密集,多达百万。
    许多人都像小说里刘关张三兄弟一样,挤在一个小屋子的草席上睡觉。
    在大城市里,私人空间只有一张草席大小,实在太正常不过。
    洛阳城的卫生很不好。随地大小便很严重,公厕修在离水井很近的地方。
    刘备甚至隔了老远,就能看到水桶里黄色的卤水,闻到腥臭的气味。
    这里到处都能看到猪圈,猪就是洛阳的清道夫,负责处理便便。
    有厕所的地方,一定有猪猪的存在,因此听到猪叫,就知道厕所就在旁边。
    洛阳有上百万人口,是长安的两倍,邺城的五倍,涿县的二十倍,因此人潮汹涌。
    赵云和张郃都被庞大的人潮裹挟,纷纷躲在刘备的身后,抓住刘备的胳膊。
    生怕被人海冲散。
    她们世居冀州北部,没见过黄毛绿眼的西域人,因此见到外国人时,还问刘备。
    “这些都是什么鬼?”
    刘备是住过千万级超大城市的穿越者,百万级人口的洛阳自然吓不到他。
    金发碧眼的胡女在他眼里非但并不可怕,反而非常漂亮。
    高大的骆驼上,一个露着肚脐,戴着黑纱巾的胡女正着朝刘备挥手。
    刘备也挥手朝胡女打招呼,两人相识一笑。
    忽然,有人在掐刘备的屁股。
    刘备一扭脸,就看到赵云哀怨的眼神。
    “主公。”
    “怎么了,子龙?”
    “你要是再看那胡女的胸,我就把你的眼睛蒙起来。”
    ……
    ……
    扶风马氏的宅邸位于东部郭区之外的大庄园内。
    刘备带着张郃与赵云,来到时,已经是下午,天已经放晴,阳光从云层中照射下来。
    康庄大道旁,栽种西域进贡的血色樱花。
    据马氏的家丁说二月开花的时候,颜色像血一样鲜艳。
    刘备没见过血色的樱花,如今已经十月,他只能期待明年。
    马氏庄园里有酒庄和布场,许多洛阳城的百姓都在这里干活赚钱。
    洛阳附近耕地有限,若是不在工场出卖劳动力,百姓们如何在寸土寸金的洛阳城生活下去?
    大道上停了许多华丽的牛车,有很多穿白色衣服的人从车里钻出来,但用的面料并非麻布,而是锦缎,由此可知她们并不是家属。
    很有可能她们和刘备一样,是宗室出身的贵族,穿的是出席丧礼的礼服。
    《管子》曰:九和时节,君服白色。
    汉代宗室有五时之服: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
    不同季节,汉代宗室子弟,都会穿不同颜色的礼服,秋天就穿白色。
    刘备穿的就是秋白礼服,刘宽承诺会正名他宗室的身份,不久后宗正府的长官“圣母”刘虞,就会帮他认证,刘宽已经允许他穿宗室的衣服。
    五时服直到晋代后才变成所有贵族的礼服,并在唐代变成通用礼服。
    赤太阳的亲密战友,大革命家,瞿秋白的“秋白”就是来自于这里。
    因此,身为“家丞”的刘备,要先为主母刘宽换上白袍,才能请其乘车出门。
    来到马氏宅邸的正门,刘备拿出刘宽交给他的回执,以及那块作为賻的白玉,交给家丁,家丁才为他引路,去见马氏庄园的主人,
    如今的马氏庄园之主是马融的孙女,马日磾。
    蔡邕、卢植、杨彪都是这位马氏嫡孙的好友。
    马日磾与袁术一样,都是三河五校的军官,只不过袁术是长水校尉,她是射声校尉。
    刘备知道此人的结局。
    如同战神皇甫嵩,被魔王董卓百般凌辱践踏,忍气吞声。
    十年后,马日磾被董卓掳到长安做官,又被李傕郭汜派到袁术那里征辟人才。
    袁术对马日磾也是多加侮辱,又强迫马日磾留在寿春,做她的军师,把马日磾生生激得吐血而死。
    死后,尸体被送往许昌。
    孔融毫不客气地指着这位昔日好友的尸体,说她是替奸贼卖命,奸诈事君,没把她的棺材砍薄就不错了!
    可以说扶风马氏,到了马日磾这一代已经是日薄西山,再不复伏波将军马援之势。
    再回看伏波将军马援那句『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马氏家族算的上是『与国同休』。
    道路旁边一处宽敞的牧马场,似乎是其他士族的庄园。
    刘备看到马场有两队锦衣少女,正在打马球,丝毫不顾及这边正在办丧事。
    忽地想起曹植《名都篇》中描绘洛阳奢靡之风的诗句,“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连翩击踘壤,巧捷惟万端。”
    便问马氏的家丁那些人是谁?
    家丁不敢回答。
    一个身穿白衣服的阴柔少年从道路中走过,看了刘备一眼,轻蔑地说了一句。
    “左边穿黑衣服的女孩儿是长水校尉袁公路,右边红衣服的是她姐姐虎贲中郎将袁本初。”
    袁公路就是骷髅王袁术,袁本初就是巨侠袁绍。
    刘备纳闷,“这与礼不合,按照丧葬五服,袁氏与马氏结亲,在五服之内,最少也应该穿缌麻才是,为何还穿锦衣?”
    白衣少年回答:“马季长薨了,她们俩很高兴,袁伯阳、袁周阳死得早,所以袁次阳就让马老太太管着她俩。她们早就看那老太太不顺眼,如今马老太太死了,她们如何不好好庆贺一番?”
    刘备知道袁次阳就是袁隗,只因为两个姐姐袁成与袁逢死得早,袁绍袁术就跟在袁隗身边。
    但司空袁隗并不重视从军的袁绍与袁术,只重视二袁的姐姐袁基。
    比起这两个好勇斗狠的小妹妹,温文尔雅,容貌端庄的袁基已经是九卿之一的太仆,距离『五世三公』只差一步。
    如果不是因为『废史立牧』的奇葩操作,栽培二袁还是袁基,谁都知道该怎么做!
    刘备转身看向阴柔少年,见少年相貌唯美,身穿素服,却衬托出肌肤胜雪,仪容气度更是不凡,又是男孩子打扮,
    于是拱手行礼,问他:“敢问是马氏哪位公子?”
    少年扬起下巴,抱起双臂,很是不客气地说道:“我叫刘大,和你一样都是宗室出来的。”
    “刘大?”刘备皱眉。
    谁啊?刘备是真没听过这人,《三国志》没有这人。《后汉书》更是没有。
    难道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那刘大忽然凑到刘备耳边,悄悄说道:“宗室可没规定男孩子也能穿五时服,你哪来的胆子,冒充女子,参加马氏的丧礼,不怕我拿你到宗正府正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