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世界的刘皇叔》54.孟德,张嘴

    日薄西山,前往洛阳的车队,离广博池与安平郡城,越来越远。
    顺着漳水一路南下,就是巨鹿郡与安平郡的交界城市,广宗城。
    期间她们本打算在广宗城里,修整一番,拜会城中的士族。
    然而,她们最后还是远离了这座城市。
    因为这座城正因为暴雨导致的井水污染,爆发可怕的瘟疫。更可怕的是五石散做成符水正在广宗城蔓延。
    所有的瘟疫患者,泡在粪水中,喝下令人发热的符水,活在醉生梦死里。包括城中的士族,也都身患疾病,靠着服用五石散的符水,苟延残喘。
    可以说,里面已经是一片人间地狱,臭不可闻。
    夕阳下,刘备问卢植,为何不救这座城市。
    卢植摇了摇头,不是卢植不想拯救这座城市。
    而是卢植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拯救这座城市。
    太平道变了,变得无药可救。
    没有朝廷的命令,官府不会听一个外地大儒的调遣。
    以往,卢植拯救常山郡蝗灾,还可以用张牛角这层皮,拿出大贤良师的“太平令”,号令各郡太平道救灾。
    可现在,大陆泽上的张宝、张梁已经把“张牛角”定为“反叛黄神的罪人”。
    卢植也是无能为力。
    车队路过一个亭驿,众人在附近的客栈休息。
    官府的衙役也把通缉张牛角的告示,贴在墙上。
    画像上,是一个手持太平经,骑着小毛驴,腰间挂着葫芦与五色棒的慈祥老婆婆。
    曹操摸着光滑的下巴,心想,这倒是与太平道首席经士,成化,画得一模一样。
    如今官府与太平道对“张牛角”定性是,反叛朝廷的大山贼。
    此贼收拢常山、河间、清河、上党、河内、安平等六郡流民,占领常山郡井陉一带,是打着太平道旗号的假道士。
    太平道的两位副教主,也认出“张牛角”就是太平道首席讲经士,成化。正好借驴下坡,借此机会,拔掉这枚眼中钉。
    然而,那位张牛角是典型的“宋江主义者”,自称是“匡扶汉室,替天行道”,劫掠各地县衙,只是把仓库里的粮食发给灾民,并没有做更过分的事情。
    朝廷要太平道自行处理教内事务,不然就会插手管理太平道的运作,张牛角自称,只是想匡扶社稷。
    现在整个冀州的太平道,都在讨论,对抗蝗灾、拯救灾民的张牛角该不该杀。
    可以说,正是多亏了这个假的张牛角与太平道相互牵制,卢植总算可以堂堂正正地坐车出门,继续南下。
    刘备愣了一下,他本来还在寻思老师会怎么安顿那些常山郡的流民,没想到,老师竟然和《水浒传》里的蔡太师的法子一样,让太平道打太平道,让起义军杀起义军,走诏安这条路,把她们通通变成朝廷的兵?
    刘备从大儒卢植的眼睛里看出了杀机。
    果然,当老师脱掉道士的袍子,她的眼里,儒门士族才是国家基层的根须。威胁儒门权威的道门,是不必要的存在。
    太平道必须死!!
    然而,刘备却知道,道门又岂是只有一个太平道?
    张角死后,太平道覆灭。
    天师道的张鲁投降曹操,把五斗米的病毒,注入了曹魏的胎盘。天师道才是与儒门斗了三百年的劲敌。
    也许,卢老师做梦也想不到……
    东晋之后,儒门大宗的崔卢两家,竟然变成了嗑五石散,奉五斗米的天师道信徒。
    随着纸张与书法开始普及,不仅诞生了“王羲之”这样崇拜道门,迷恋五石散的书法天才,也把“符箓”这种对文字的怪诞迷信,推向高峰。
    魏晋南北两朝,掌握书法权威的北朝“崔卢”、南朝“王郗”四家,不可避免成为道门符箓派的权威。
    崔州平的后代曾有至少四代人,信仰天师道。
    卢老师的七世孙,卢循,更作为天师道的魁首,发起了起义,险些动摇东晋朝廷。
    这到底是儒门篡夺了道门的根基,还是道门把儒门同化了呢?
    亦或者,和卢老师一样,只是卢植穿上了“张牛角”的马甲,本质上,无论道门还是儒门……都不过是门阀士族统治百姓的工具?
    如果代表底层百姓的道门也被腐化了。
    百姓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
    ……
    夜,火光刺眼。
    广宗城如同一个流脓的恶疮,
    五石散做成的符水,和瘟疫导致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这座城市的交通,不断向四周乡村流淌。
    曹操很愤怒,如同《工作细胞》里的白细胞一样,带着长水营的士兵,蒙面冲入城北的道堂,潜入城中,提矛,杀了售卖纸符的妖道,秘烧了所有的符纸。
    刘备也在做着一样的事情,他蒙上黄巾,带着赵云,各骑一匹白马,同样做着“游侠”的勾当,冲入城南的道堂,焚烧柜子里的纸符。
    两伙人在广宗城中的街道相遇,他们看到对方背后的火光,才知道大家做着一样的事情。
    曹操没有理会刘备,而是向另一处道堂赶去。
    刘备也一样,两人只是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带着各自的人马去办事,刘备惊讶地发现牵招也在曹操的队伍里,牵招也在看刘备,眼神复杂。
    如同西门豹一生都在用官府的力量,对抗原始道教的巫术与人祭。
    刘备知道,曹操一生都在防备巫术崇拜的道门。不只曹操打压道门,连曹丕也在遏制道门,不仅把“太上老君”踢出了祭坛,还排挤信仰道门的士族。
    连提倡吃五石散的玄学家何晏,就算是曹操的干女儿,也并不受曹丕重用。
    直到曹操曹丕死后,五石散才蔓延到曹魏顶层,道门解除禁锢,玄学代替儒学,在士族阶层,肆意蔓延,如同野火一样。
    他在想。
    让曹操活久一些,会不会更好一些?
    ……
    ……
    白天。
    曹操捂着头喊痛。
    自从上次得了瘟疫之后,曹操似乎就落下了病根,一旦熬夜过度,就会头痛。
    赵融把湿毛巾敷在曹操头上,小心翼翼地问着曹操。
    “吉利姐,会不会真有什么鬼神知道我们做的事情,对我们下了诅咒?”
    曹操更加愤怒,躺在席子上,连赵融也一起赶走。然后捂着疼得要命的头,大喊着:“若真有鬼神,何不堂堂正正与我曹孟德决一死战,用这等鬼蜮伎俩!”
    听到屋子里曹操的怒吼声,乐隐则站在道路上,看着流离失所的灾民,幸灾乐祸地喊着:这就是人间,这就是人间啊。
    这让曹操头痛得更加厉害。
    哪怕牵招劝谏乐隐安静一些,乐隐也依旧不变,仿佛只有嘲讽世人,乐隐才能从她人的悲剧里,忘记自己死全家的悲恸。
    卢植给了乐隐一巴掌,乐隐闭嘴了,笑嘻嘻地躺在卢植的腿上,十分乖巧。卢植没有赶走她,反而问她。
    “师妹,疼吗?”
    乐隐一脸乖巧,摇摇头,害羞地说道:“师姐,你打得我好舒服。”
    牵招震惊了,她觉得老师是真的疯了。
    刘备看了一眼牵招,拉着赵云的手,从牵招身后走过。
    他推开门,看到曹操躺在席子上,奄奄一息,朝曹操走去。
    他知道曹操头痛,于是拿了样东西,来看曹操。
    “孟德,张嘴。”
    “玄德,你干什么?”
    曹操震惊刘备会来看他,更不理解讨厌她的刘备要做什么。
    刘备不是神医华佗。
    他也不懂中医。
    他能为曹操做的事情并不多。
    他只能拿出一个造型像毛笔一样的刷子,沾了点盐,叫曹操张嘴。
    曹操看刘备一脸真诚,想了想,最后不情不愿地张嘴。
    刘备捂着鼻子,把毛刷伸进曹操的后槽牙,把曹操的唾液与牙膏粉混合,在牙斑菌附着的黑线处,擦来擦去。
    伤口撒盐,堪比酷刑。
    曹操疼得面容扭曲。
    据说,后世发掘高陵曹操墓,曾经研究曹操头风病的起因,有人发现曹操的后槽牙是蛀牙,因而有“蛀牙头痛”的说法。
    虽然这可能是牙科医院花钱买的智商税广告,但牙痛导致头痛倒也不是假的。
    刷牙总归是比不刷要好的。
    刘备拿的毛刷与白盐,便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牙刷与牙膏。
    虽然还有茯苓、松脂做的牙粉,但那要等到唐宋时代了,刘备也没有加工牙粉的知识,只能将就用盐了。
    曹操疼得双眼流泪,等刷完牙,吐出满地的血水,躺在床前只剩喘气的力气。
    刘备观察得仔细,不得不说,曹操虽然也刷牙,但只刷门牙,后槽牙上全是黑线,有的牙齿已经蛀光。
    和每天刷牙三次的卢植老师、用蚕丝剔牙的州平姐一比,曹操的口腔保洁差得太多了,连一天只刷一次牙的白珪姐都不如,人家至少刷全部。
    这怎么接吻?怎么攻略?
    至少得是个讲卫生的女人吧。
    刘备决定了,他要攻略曹操,首先要把曹操培养成一个讲卫生的小仙女才行。
    因此,刘备把一支牙刷和白盐留在曹操身边。
    并且警告曹操。
    “以后每晚都要刷牙,我会来监督你。”
    曹操闭紧双眼,完全不理他。
    刘备又回头看了一眼赵云。
    赵云马上捂着嘴巴后退一步,这几天刘备一直对她的牙齿进行开发和管理,她感觉嘴巴已经不是她自己的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