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此时,杨林发现,鸿蒙紫气在他的眼中,再无秘密。
无论是主修的武道破灭混沌之力,还是辅修的木元生长之力,都已经达到无限高,无穷远,似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回到了开天之初。
而自己,就仿佛融入到天地之中,冷静的观摩着万物形成,并且,亲身参与其中。
这种感觉十分醉人。
无思无想,心灵放飞,化为天道的一部分。
人类的躯体是那般脆弱,而天地是如此强大,他有着那么一种感觉,自己似乎应该永远的停留在这种状态之中,再也不想醒来。
轰……
心灵之中猛然一震,一株菩提树在眼前显露形像,发出七彩宝光。
宝光如焰。
杨林睁开眼睛,额上罕有的流出一滴冷汗。。
“差点就着了道,成圣果然十分艰难,最后这一步,竟然是一个陷阱, 差一点就化道天地, 成为天地的一部分了。相比天地的浩瀚广博,人类的确是太过孱弱了。所以, 诸天万界,还真找不出几个人能抵挡得住这种心灵诱惑。”
‘我也终于明白,为何包括三清,包括女娲、接引等人, 全都修不成斩三尸成道了, 很可能是他们在传承之中,就有这方面的信息,所以不敢走出最后一步,彻底斩去三尸, 是因为看到了危险。’
‘以我的心灵修为, 意志力量,都差点化道而去……危险关头,还得借助至宝力量震荡心神才回头, 想想也知道,那几位一旦真的三尸化道,只有一个死字。’
“那老头!”
想到当初在紫霄宫听道之时,鸿均说起斩三尸成圣的木然神情,杨林心里就升起一股寒意。
也许,那位其实并不在意,别人是不是斩三尸化道而去,融入天意。
毕生功果, 化入天道之中, 又何尝不是在为他做了嫁衣?
对他来说,目的其实也达到了。
这是一种选择。
路, 已经给你们了, 走不走得通,也别来怪我。
鸿均大概是这么个想法吧。
心灵力量和意志力量太过弱小, 本来就没有成圣的资格, 明明知道自己不行, 偏偏还要强来, 那取死有道,又怪得了谁?
化道融道, 离道演道。
走过千山,跨过万水, 又回到原初。
杨林心灵回归,善尸、恶尸和执念自我尸,同一时间散发出无穷毫光,融合一体,向他身上重重一扑。
所有情绪,又重新回来。
生命变得无比蓬勃鲜艳,世界变得更是清新明亮。
从记事开端,所有的感动,所有的情感波动, 全都化为一颗颗晶莹光润的珠子,整整齐齐的深藏内心之中, 再不忘却,也无困扰。
“我,不再是原来的我, 可我,还是我!”
杨林面上浮现笑容,心灵圆满自在, 只觉天地就在心中,万物化为掌指,一种无与伦比的强大自信,突然出现在心里。
这并不是错觉,而是真实。
“想来当初,鸿均成道,天下尽为尘土的感觉,就是如此这般吧。俯眼望去,世间万物全都不值一提,更无可以言说之人,所以,他要讲道。”
“他甚至,还迷恋于融身化道的至强感觉,想要代天行道, 再进一步。”
杨林看着呼出二十四颗定海神珠, 就发现,一念转动,里面本来已经化为二十四個小世界的空间,猛然发生了变化。
于无声处听惊雷。
惊人演变中,小世界化为中世界,规则完善了许多,世界也扩展了许多,生灵万物滋生进化,渐渐的就向着完美方向转化。
他心念一动,就把二十四个中千世界,融入到洞天之中,化为一颗太阳,二十四颗星辰围绕星系图景,无穷玄妙自在,在心中荡漾。
“到了这时,我还差一个契机,或者说,一个执念。此世界成圣,也得回报此界,这不是必需,而是我想。”
修练到这时,心灵圆满自足,杨林知道,自己其实已经走通了最后一关,随时都可以成圣。
但是,此时成圣,却并非最好时机。
走出静室,杨林转首望去,就见不周山巅紫气如幕,一股庞大气运渐渐生成,有金光孕育其中。
‘我猜得没错,女娲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契机,这也是我的成圣契机。’
杨林哈哈大笑,见到嫦羲站在院中呆呆的望着自己,伸手一招,就把她拉到身前,云升云起,直向不周山飞去。
“时机到了,嫦羲,此世七千三百年,今日由你见证光辉。”
嫦羲心中不解,轻轻嗯了一声,心脏却怦怦跳着……
她隐约猜到一件事情,却不想打破眼前这庄严气氛。
“老爷,要成圣了吗?”
一个声音,在心内回荡。
她欢喜得都快炸开了。
……
不周山腰,小湖无波,绿草如茵,繁花盛开。
女娲蹲在一个泥潭边,皱着眉头,细细捏着泥人。
面上时而欢欣,时而纠结。
一个个小小的泥人被捏了出来,吹一口气,迎风就涨,变成全无灵智懵懵懂懂的人偶。
她叹了一口气,嘴里呢喃念叨着:“不应该啊,一切都是照着我的先天道体塑造,生机也足够,为何不能注魂,也不能生灵?”
她感觉到自己成圣的契机,越是捏着泥人,头脑越是清明,眼前所有迷雾都已掀开,最后一步,却怎么也跨不过去。
“就是今天,就在这里,我感觉到了,天道欢腾,都在庆贺,为何就是不行。”
女娲如此道行修为,自然能够感应到天象变化,她知道,自己的路肯定没有走错,答案就在眼前,可是,却差了一点什么。
“为何不试试这个?”
杨林携嫦羲,化为光影,无声无息的落在湖边,看着女娲沉迷于造人之中,对自己的到来都恍如不觉……
他笑了笑,从洞天之中伸手一抓,就抓出一大团黄澄澄光闪闪的泥土来。
这是息壤。
先天灵土。
女娲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杨林却是知道的。
化灵注魂,的确是可以由泥土孕育而出,但是,凡土无灵,又怎么化出灵性来。
女娲现在是一叶障目,她迟早会想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现在不是没想通嘛。
杨林决定,从中出一把力,蹭一点功德。
这份功德,肯定不会很多,但也足够嫦羲修练到准圣巅峰了。
而他自己却并不需要。
三尸合一,随时可以成圣,眼前既是女娲功德成圣的契机,也是他回报此方世界成圣的契机。
一团拳头大小的息壤,缓缓飞到女娲面前,她接在手中,眼神恍然,呆呆的望着杨林,猛然想明白了什么,感激之中又带着丝丝懊恼。
前因后果,后果前因,以及杨林的目的,她全都看明白了。
可是,看明白了不见得会拒绝,拒绝也是没用。
她长吸一口气,把手里的息壤用水化开,灵土化入池中,飞速生长,就变成一个大大的泥潭。
这一次,女娲再次小心翼翼的捏出人偶来,吹一口气,那人偶迎风就涨,地上滚了几滚,就活了过来。
先是眼珠灵动的看向四周,再看看自己身上,此人欢快的蹦跳,笑着唱着,向女娲行礼,叫妈妈……
女娲没有回答,只是神念扫视了一下这个完美躯体,开口道,从今后,你就叫“人”,你这一族就叫人族……
说完,她又埋头捏人。
捏一个人,吹一口气,捏到第九个,女娲就有些不耐烦了,感觉效率太低了。
她拿出一根葫芦腾,沾着泥点,造化生机注入其中,向外一甩……
就有数十上百个人同时出现,翻滚着跳跃着,叫着妈妈。
后面的这百十人身体就弱小了许多,灵智也欠缺了不少,可是女娲却不在意,她感觉那股突破的冲动,天地的变化在加剧。
当草地之上,出现整整三千人的时候,女娲停下了造人的动作,抬头望天。
“今吾女娲,创下一族,名曰人,天地鉴之!”
天道有感,降下无量功德。
那紫气轰的一声,就落将下来,金莲遍野,天花乱坠,……
她的境界不断暴涨,融于体内的鸿蒙紫气也开始和真灵相合。
天地道音响彻洪荒,紫气映照四海八荒。
一股无边无际的宏大威压从女娲身上出现,震慑天地万灵。
她,成圣了。
小说推荐
- 武道仙农
- 这是一个修仙至上,武道落寞的时代!也是妖魔横行,是视苍生为蝼蚁世界!好在明月有随身仙田还附带一个属性面板。没有灵根,踏上武道。以武入道,开创上古辉煌
- 东城令
- 最新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结局
- 超重演武
- 一个普通大学生无意之间闯入到一个超重演武训练场,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天说“区区一个星球,我一拳就能让它碎掉
- 亡魂之弑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大学生秦天(1)
- 重生香江的导演
- 导演!不应该如此草率,带你见证最牛导演的诞生
- 武醒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前世今生
- 全民演武
- 阿Sa“欢迎参加第一次抽样数据采集试验计划,第二次扩大规模试运行计划,第三次全面推广正式运行计划”赵云等一干吃瓜群众哈?语言转换中…阿Sa“欢迎参加‘全民演武’的技术性封测、试运行内测以及正式公测”赵云等一干吃瓜群众一脸恍然原来是这样啊,早说嘛,为啥不早说呢,靠,我要报名(赵云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游戏
- 巴山小钻风连载
- 最新章:001 来自天外的‘邀请’
- 万界武侠扮演者
- 倚天屠龙已远,一双铁手对日月。嵩山少林巍峨,武道禅宗验绝学。东京浮华冠天下,大唐宫阙几重高,秦时明月照沧海,千秋风云应劫来…怪异潜藏此方世界,乘风闯过他方武林。一次次带着不属于那片江湖的武功,名扬天下。且待诸多英雄扮相走一遭,洗净面谱,才知晓—本来我即是豪杰!PS:副本不止有简介这些,部分副本背景会
- 温茶米酒
- 最新章:新书《无限辉煌图卷》已发
-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 文案我叫莲花白是一颗包菜精我是一名穿越人士来自地球我穿越的是一本书,名为《病娇太子白兔妻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不管是人还是兔子,都是吃包菜的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受请让我永远别有姓名攻你放心,我下地狱也不放过你#今天的你我也依然有病呢#决战套路之巅#两个蛇精病的终极对决*大杂烩,包含重生穿书快穿系统等一切
- 苍梧有玉连载
- 最新章: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第1节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
- 蔡东藩连载
- 最新章:总序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 关于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本套书共21册,包揽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五代、唐、宋、元、明、清、民国11个历史阶段的通俗演义。上自秦始皇,下迄中华民国,计2166年,皇皇六百余万言,系统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据正史,语皆有本,杂野史,不尚虚诬;用语雅洁,自注自评,理趣兼备,因有“一代
- 蔡东藩连载
- 最新章:总序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
- 关于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上:本套书共21册,包揽前汉、后汉、两晋、南北史、五代、唐、宋、元、明、清、民国11个历史阶段的通俗演义。上自秦始皇,下迄中华民国,计2166年,皇皇六百余万言,系统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据正史,语皆有本,杂野史,不尚虚诬;用语雅洁,自注自评,理趣兼备,因有“一代
- 蔡东藩连载
- 最新章: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