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其他小说
历史军事
女生专区
武侠修真
游戏竞技
玄幻奇幻
科幻悬疑
都市言情
《大明:寒门辅臣》第六章 啊,一出好戏
“哥哥,你怎么还没睡?”
顾青青掀开帘子走了进来,端着一碗热水。
顾正臣搁下毛笔,揉了揉酸涩的手腕,侧过身看着顾青青:“妹妹可喜欢看戏剧?”
顾青青将碗搁在桌案上,轻声回:“喜欢,只是看得很少。有两次去庙会的时候,跟着娘听过一点,娘还会唱呢。”
顾正臣想象着母亲唱戏的样子。
大明百姓的娱乐方式很少很少,戏剧是最喜闻乐见,也是受众最广的一种精神消遣。
元朝时期杂剧盛行,出现了无数戏班子。只不过元末战争,辉煌毁于一旦,加上老朱采取的禁戏政策,让不少戏班子、乐人受到诸多限制。
但此时的戏曲并不是没有生存空间,比如宣扬妻贤子孝、夫妇和睦的《琵琶记》就备受朱元璋推崇,甚至赞赏“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戏剧有底蕴,还有民众基础,出几个戏痴很正常,尤其是现在是开国初期,元时的老一代人还活着。
顾正臣与顾青青闲聊了会,让她早点休息,然后继续整理《白蛇传》的唱词。后世只顾着听流行歌曲了,对戏曲的词记不太全,那就靠自己脑补吧,反正也没人发现得了……
翌日一早,顾氏起床,看着顾正臣围着家里的黑瓷缸转,不由地问:“这缸可没文字,能看出个什么花样?”
“娘,可你知谁家漏斗状的水缸吗?”
顾正臣丢下手中的石头,放弃了砸缸的想法,这砸下去,缸底碎了也不可能成为漏斗状啊……
顾氏想了想说,摇头说:“漏斗状的水缸没有,倒是张婶家有个漏斗状的瓦钵。”
顾正臣眼神一亮,连忙说:“娘去借来,然后和妹妹去河边挖一缸的黄泥水,将咱家的锅架到外面来,准备好木柴,等我回来。”
“正臣哥……”
顾氏看着擦了擦手离开家门的顾正臣,追了两步,也不见回应,回头看向睡醒惺忪站在窗户边的顾青青:“他去做什么了?”
顾青青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娘,哥哥去赚钱了。”
“赚钱,你见过打黄泥水赚钱的?神神叨叨。”
顾氏埋怨着,拿了围裙给顾青青系上:“我去张婶家一趟,你热下窝头。”
顾青青无奈,只好去厨房烧火,最讨厌生火,火石哒哒半天都点不着柴火……
顾正臣再一次进入县城,直奔梁家。
听闻梁家老人梁恒曾在元朝当过闲散官,后来投降大明,因年纪大了,并没有听召为官,选择留在滕县过太平日子。
这种选择挺好,少点是非。
顾正臣至梁家门外,将拜帖与《白蛇传》两出戏的文稿一起交给看门伙计:“还请将此转交给梁家老人。”
看门伙计眼一抬,嘴里轻轻吹着口哨,那意思是:送东西不要跑路费的吗?
顾正臣见伙计不情愿帮忙,加上自己实在没钱,补充了一句:“在下大颜村举人顾正臣。”
“顾,顾正臣?”
伙计顿时打了个激灵,态度立马变得敬重起来,甚至还有个伙计笑呵呵地说:“顾举人稍候,我们这就去送。”
顾正臣并不着急,坐在门外的大树下乘凉。
看得出来,昨天打了赵顺,又闹了赵家,悔了婚约,让自己知名度提升了不少啊,只不过这打板子的官差呢,该不会是县衙门懒政吧?
感谢懒政……
梁家后院。
六十六高寿的梁恒正在品茶看书,一旁的老太尘娘哼着戏调,一双小脚晃动着。
梁逢阳轻声走入房间,笑着问:“父亲,母亲,可感觉闷热,要不喊两个丫鬟送送风?”
梁恒瞥了一眼梁逢阳,将拇指放在唇上湿润了下,翻了一页书:“有什么事,就直说,没事就走,莫要打扰我们清闲。”
梁逢阳知道老爹脾气,拿出一份拜帖:“父亲还记得昨日说的趣人趣事吧。”
梁恒接过拜帖扫了一眼,看清了上面的名字,不由得愣了下,旋即笑了起来:“吆,这不是昨日打了赵家管家,公然悔婚的顾举人吗?怎么,衙门里没差人打他板子,今日竟跑到咱家门口来了,他是想干嘛?”
梁逢阳也感觉有些意外:“昨日赵家受了不少委屈,按理说县衙里的人早就听到消息了,可县太爷似乎并没派人处置此事……”
梁恒呵呵笑了笑,苍老的脸上一道道皱眉:“赵家委屈?呵,势利眼罢了,对外说是顾家悔婚,装可怜,明眼人谁不清楚,若无赵家煎迫,那顾正臣敢悔婚?县太爷定是知情,既然没处理,就说明县太爷不想处理。看来这顾举人背后也并非没有人保啊。说吧,他来咱家做什么?”
梁逢阳拿出了一叠文稿,恭敬地递了过去:“应该是投父亲所好而来。”
“投我所好,哈哈,这个顾举人倒有些意思,往日里不听人说起他有什么才华,今日该不会是自取其辱吧,来,我看看。”
梁恒将手中的书放下,接过文稿,展开看去,只看了几眼,脸上玩味的笑意缓缓收敛,转而被认真与震惊所取代。
“怎了?”
尘娘见梁恒如此严肃,不由皱眉。
梁恒目不转睛地看着,沉声念:“最爱西湖二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尘娘,你看这戏词如何?”
尘娘有些惊讶,这一首简单的戏词,将缘分写到了极致,这不正像自己与梁恒,在二月的湖船之上初次见面……
“后面呢?”
梁恒正看到兴起时,突然没了,断更了,这抓心挠肺的不是要人老命?
梁逢阳指了指拜帖:“后面部分,应该还在他手上。”
梁恒重新审视着戏文,连连点头,赞叹不已,安排道:“你亲自去请顾举人,这《白蛇传》我要定了!”
梁逢阳淡然地笑着退出后堂,看了看碧空。
这恐怕不只是一出好戏文,还是顾举人主导的一出好戏吧?
顾正臣安静地等待着。
梁恒能不能认可《白蛇传》,关系着顾家能不能从绝境中翻身。不过对于一个戏痴来说,没道理不识货吧?
当梁逢阳亲自走出大门,自我介绍的时候,顾正臣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笑意。
成了!
从这一刻起,我顾正臣将一步步拿回顾家失去的一切!
第五章 君子固穷,穷你妹
第七章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剽
小说推荐
寒门首辅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
一袖乾坤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 积善之家
扛着AK闯大明
1644年春,闯军围困北京城 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 当是时 北有满清多尔衮,南有黄虎张献忠 西有闯王李自成,东有海盗郑芝龙 值此危难之际 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刘鸿渐魂穿到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 靠着一百把AKM 拳打内贼东林党 脚踢北蛮多尔衮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怀揣着中兴大明的
行者寒寒
连载
最新章:
第1章 遭雷劈了!
大明阁臣
二十一世纪国家官员魂穿大明弘治十七年,这一年玩心正盛的朱厚照下江南,这一年激烈的科贡考试如约举行,这一年一个钱塘县读书人悄然崛起,并将在大明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重农赋、斗贪污、罢兼并、兴改革、防海寇、阻谋反、平叛乱,至此时,一副属于大明的《清明上河图》正徐徐展开
猪大员外
连载
最新章:
序章
飞雪落寒门
爹爹把持朝政许久,她心知皇上早就对爹爹心生不满,而这次兵败不过是个拿爹爹下刀的借口而已。可她还是想求求自己枕边人,如果连她都放弃,爹爹一定会死楚连翘楞楞的看着冷璟璘取过宫人手里的药,一步步朝她逼近苦涩的药味瞬间在喉腔里弥漫开来,楚连翘这才反应过来,连连挥手将药碗打翻,再使劲抠着喉咙,想要把药吐出来“
明珠
全本
最新章:
第 1 章
农门书香:首辅大人求放过
赵玉娇重生了,刚刚睁眼就看见她娘扇了纪少瑜一个大耳刮子 想想日后权倾朝野的纪首辅,赵玉娇哭着维护纪少瑜,娘啊,这个人咱们惹不起 纪少瑜重生了,上辈子心心念念的小丫头竟然主动送上门来?呵呵,既然她这么想抱大腿,那他怎么能拒绝呢?当然是把腿伸长一点,方便她抱啊(青梅不知郎心故,竹马折枝只为囚(甜文,宠文
李三爷
全本
最新章:
第1章重生
大明辅君
极限玩家意外穿越到明末,拯救大明?没有那么大的理想,我的目标是让后人可以不用签证就能在贝加尔湖冲浪
豆豆守望者
最新章:
第二百零四章 操盘计划
明朝大奸臣
天启七年…王离崇祯,我跟你没完,你赔我的状元!崇祯哥,别闹,大明官位随你挑!群臣请陛下诛灭王离这个大奸臣!王离何为奸臣?不与尔等为伍便为奸!此时大明朝堂正被搅的天翻地覆,王离却开始了他…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末日游侠
连载
大明第一奸臣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弑亲篡位,为保皇权重启三公辅佐朝政,太师邓愈、太傅徐达、太保常遇春,分摊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又设首辅丞相邵荣暗埋伏笔,致百姓民不聊生,朝堂纷争不断,逐幻化三足鼎立之势,皇权派、激进派、保守派,相互制衡十余载永乐十三年,徐家第四孙登科入仕,背驰世袭之命,一路青云直上,饱尝国色天香。纵
喉塞磊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章:独行
明朝第一权臣
魂穿明朝正统年间的一个惹了一身“风流债”的“官二代,其时奸宦当道,北虏窥伺“土木堡之变”旋即爆发…前世默默无闻,今生又怎肯碌碌无为?何以立足?一腔热血,一口不平气,和那颗二世为人不甘平庸的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也(注既有轻松搞笑,又有激情热血
法大小蒋
连载
最新章:
楔子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